近日,网络上流传一则标注信息来源为“懂车帝”的《高速快讯》,称我国将启动高速公路限速试点,计划在京沪高速、京港澳高速等12条主要高速公路、共计2800公里的平直路段,将小型车辆的限速从目前的120km/h提升至140km/h,并对路面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。这则消息一经发布,迅速引发大量关注和热议,多位博主也纷纷转发相关内容。
根据《快讯》内容,除了提高限速之外,还提到了“宽容执法”政策——即在限速140km/h的基础上,超速不超过10%(即不超过154km/h)将不予处罚。同时,该消息还指出,对于“龟速车”将严加惩治,凡是低于限速值30%以上的车辆将面临扣3分并罚款200元的处罚。这一细节也引起不少网友共鸣,不少人对严打低速占道行为表示支持。
然而,尽管《快讯》看起来内容详实,有理有据,但许多博主在发布时也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,主要因为消息来得太突然、未见权威部门发布公告。事实上,截至2025年9月,我国高速公路对于小型车的法定最高限速仍为120km/h,尚未出台全国统一提速至140km/h的政策。而所谓“不处罚”的说法,也并不准确。
根据现行法规,超速10%以内(即132km/h以下)原则上不扣分不罚款,但部分省份如浙江可能给予警告或处以50-200元的罚款。若超速10%-20%(132-144km/h),将面临200元罚款;而超速20%-50%(144-180km/h),则需扣6分并罚款500-1000元。因此,《快讯》中提到的154km/h超速行为,其实早已落入“超速20%-50%”的处罚范围,相关说法显然与现行法规不符。